2024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4-11-14   作者:   阅读:

2024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理学   专业类:化工与制药   专业代码:070302

学位类型:理学学士学位   标准学制:4

特别说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陕西、面向中西部、辐射全国,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掌握应用化学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化学、化工、材料和环境等领域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毕业生毕业后5年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目标2:具有应用化学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熟悉行业发展现状及动态,能够独立完成应用化学相关课题和项目,具备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目标3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擅长在团队环境中进行有效管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能够组织团队实施完成。

目标4:能够对科学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和判断,心理素质良好,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提升知识水平与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0.专业思政:能够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等。

指标点0.1  熟悉中国国情,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激发爱国热情和报国情怀。

指标点0.2  熟悉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 知识:能够将数学、物理和化学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科学和技术问题。

指标点1.1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学科相关知识,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指标点1.2  掌握环境、材料、能源等相关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

指标点1.3  熟悉化学的知识体系和发展趋势;具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

2. 问题分析:能够运用数学、物理、化学专业的基本原理,研究分析复杂化学科学和技术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  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用于分析和解决化学化工及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中存在的化学相关问题。

指标点2.2  熟悉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相关化学品的基本性质和合成方法,能分析其相关工艺原理和技术。

指标点2.3 能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物理和化学专业相关知识,并结合文献,分析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涉及的复杂化学问题,论证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复杂工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  能够在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的相关产品开发与设计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指标点3.2  设计开发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的相关产品,提出生产过程的模拟及优化方案,体现创新意识。

指标点3.3  能够在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的相关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具有较强的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对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  能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对生产过程和实验结果具有建模、分析、解释和鉴定的能力,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4.2  掌握基本的化学品合成、分析、鉴定和测试方法,能搭建基本实验装置,安全、有效、合理地开展实验。

指标点4.3 基于专业理论,能筛选正确的实验方法、合成路线、分析手段和应用关键技术,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预测并模拟相关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  具备应用计算机和运用合适的绘图软件正确表达相关化学品设计、生产及应用过程中机械部件、设备结构的能力。

指标点5.2  能够选择和使用现代技术工具,对相关化学品进行结构设计、生产过程监测和效果分析。

指标点5.3 能够将化工常用的制图、模拟设计软件、分析手段等工具用于预测、模拟相关化学品设计、生产及应用过程中的复杂科学技术问题。

6.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时,基于科学和技术的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其实践对健康、安全、环境、法律及经济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指标点6.1  熟悉相关化学品设计、生产及应用方面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体系。

指标点6.2  能够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进行合理分析。

指标点6.3  具备实习和社会实践经历,能评价相关化学品设计、生产及应用工程实践过程对健康、安全、环境、法律、经济等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7. 伦理和职业规范:有科技报国、科技为民的意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和应用科技伦理,在科学和技术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履行责任。

指标点7.1  具有人文知识、思辨、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指标点7.2  熟悉中国国情,维护国家利益,具有振兴民族、推动社会发展、做合格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指标点7.3  理解应用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熟悉化学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在工程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法律意识。

8. 个人与团队:具有良好的交流、协调和合作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8.1  具有主动与团队成员合作和协调的能力,能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

指标点8.2  具备任务分解、计划安排和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

9. 沟通:能够就复杂化学相关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以及清晰表达,并具备跟踪领域前沿的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9.1 能够熟练运用专业术语就相关化学品设计、生产及应用复杂工程问题与业内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能够撰写相关专业报告和文稿、陈述发言。

指标点9.2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国际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10.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科技项目相关的管理原理,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0.1 理解并掌握科技项目相关的管理原理

指标点10.2 能够将科技项目相关的管理原理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1.1  能够认识不断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指标点11.2  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矩阵

本专业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关系见下表1

1  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矩阵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毕业要求0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0

 

毕业要求11

 

注:对毕业要求支撑的培养目标栏中打“”。

四、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学分

1

通识教育教学模块

无机化学

4.5

2

通识教育教学模块

分析化学

3.0

3

专业教育教学模块

有机化学

5.0

4

专业教育教学模块

物理化学

5.5

5

专业教育教学模块

仪器分析

3.0

6

专业教育教学模块

高分子化学

2.0

7

专业教育教学模块

材料化学

2.0

8

专业教育教学模块

材料表面与界面

2.0

9

专业教育教学模块

污染生态化学

2.0

10

专业教育教学模块

污染物处理技术

2.0

 

五、“课赛一体化”课程及学分转换

“课赛一体化”课程名称

对应竞赛名称

获奖要求

可转换课程名称

转换课程学分

化学创新创业方法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全国大学生实验创新大赛

省级及以上

化学科创导论

1.0

注:1.“对应竞赛名称”应与学校竞赛分级分类目录一致,未在目录内的竞赛原则上不予进行学分转换;

2. “获奖要求”应明确、具体,原则上省级及以上获奖方可申请学分转换。

六、课程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略)

七、毕业条件

学生在修业年限内须按培养方案要求获得不低于151的总学分,且应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必修环节的115学分,不低于36的选修环节学分,选修学分中应包含不低于10个的通识拓展课程学分,方可毕业。

通识拓展课程学分修读应符合学校规定:学生须取得先进文化类课程2学分、美学艺术类课程2学分、心理健康课程2学分,完成32学时劳动教育学习实践,合格通过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非理工科专业学生须取得自然科学类2学分。

八、授予学士学位条件

学生本科毕业时,符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实施细则》,达到毕业学分要求,且符合课外素质教育学分要求,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九、课程体系结构拓扑图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 邮箱:hxyhgxy@xauat.edu.cn |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 | 陕ICP备05001615 V8.0-2014

建大主页
建大综合服务平台
TOP